公司治理及企業誠信運作情形之重要資訊
一、公司設置推動公司治理兼職單位運作及執行情形
- 本公司已訂定公司治理實務守則,並於2022年8月4日經董事會決議通過,指定郭怡伶經理擔任公司治理主管,保障股東權益並強化董事會職能。郭怡伶經理已具備公開發行公司從事財務等管理工作經驗達三年以上。公司治理人員主要職責為提供董事執行業務所需之資料、協助董事遵循法令、依法辦理董事會及股東會會議相關事宜等。
- 針對公司經營領域以及公司治理相關之最新法令規章修訂發展,定期通知董事會成員。
- 檢視相關資訊機密等級並提供董事所需之公司資訊,維持董事和各業務主管溝通、交流順暢。
- 獨立董事依照公司治理實務守則,有與內部稽核主管或簽證會計師個別會面瞭解公司財務業務之需要時,協助安排相關會議。
- 依照公司產業特性及董事學、經歷背景,協助獨立董事及一般董事擬定年度進修計畫及安排課程。
2.協助董事會及股東會議事程序及決議遵法事宜:
- 確認公司股東會及董事會召開是否符合相關法律及公司治理守則規範。
- 協助且提醒董事於執行業務或做成董事會正式決議時應遵守之法規。
- 會後負責檢覈董事會重要決議之重大訊息發布事宜,確保重訊內容之適法性及正確性,以保障投資人交易資訊對等。
職稱 | 姓名 | 進修日期 | 主辦單位 | 課程 | 進修時數 |
董事長 | 許志民 | 2021.5.6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數位經濟時代,企業如何創新突破獲利能力 | 6.0 |
2021.11.4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全球企業永續發展的宏觀視野-從願景2050到行動2021 | |||
2022.11.3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非合意併購之攻防策略與公司負責人責任 | 6.0 | ||
2022.12.20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2030 / 2050淨零排放 – 全球企業的永續挑戰與機會 | |||
董事 | 劉慧瑾 | 2021.6.18 | 社團法人台灣投資人關係協會 | 企業資訊戰:營業秘密之攻防實務分析 | 12.0 |
2021.7.29 | 社團法人台灣投資人關係協會 | 新版公司治理暨董事會績效評鑑實務解析 | |||
2021.9.17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快速解讀與準備公司治理3.0之ESG揭露要求 | |||
2021.11.4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全球企業永續發展的宏觀視野-從願景2050到行動2021 | |||
2022.8.23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企業財務資訊之解析及決策運用 | 6.0 | ||
2022.8.30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從法律觀點談投資併購的評估與執行 | |||
董事 | 黃鯤雄 | 2021.4.29 | 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 第二十四場次CEO講堂暨專題演說 | 14 |
2021.5.6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數位經濟時代,企業如何創新突破獲利能力 | |||
2021.11.4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全球企業永續發展的宏觀視野-從願景2050到行動2021 | |||
2021.12.14 | 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 | 第128期公司治理講堂 | |||
2021.12.21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投資人都在想什麼-從ESG投融資談企業永續轉型 | |||
2022.2.10 |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 第二十七場次CEO講堂暨專題演說 | 13.0 | ||
2022.4.28 |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 第二十八次TCCS理事會議暨CEO講堂 | |||
2022.11.3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非合意併購之攻防策略與公司負責人責任 | |||
2022.12.6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碳捕捉與氫能之淨零路徑和發展方向 | |||
2022.12.12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結合微電網系統之永續能源實務 | |||
董事 | 何堉輝 | 2021.5.6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數位經濟時代,企業如何創新突破獲利能力 | 6.0 |
2021.11.4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全球企業永續發展的宏觀視野-從願景2050到行動2021 | |||
2022.11.3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非合意併購之攻防策略與公司負責人責任 | 6.0 | ||
2022.12.20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2030 / 2050淨零排放 – 全球企業的永續挑戰與機會 | |||
獨立董事 | 顏盟峯 | 2022.8.30 |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 ISSB S2準則「氣候相關資訊揭露」概念解析 | 6.0 |
2022.8.31 |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 編製TCFD報告書:主要參考重點 | |||
2022.11.10 | 社團法人中華財經發展協會 | 深入淺出看全球稅改 (BEPS 2.0) | 6.0 | ||
2022.11.14 | 社團法人中華財經發展協會 | 內線交易之違法性與案例分析 | |||
獨立董事 | 楊長謀 | 2021.5.6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數位經濟時代,企業如何創新突破獲利能力 | 6.0 |
2021.11.4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全球企業永續發展的宏觀視野-從願景2050到行動2021 | |||
2022.8.26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審計委員會如何督導內部控制之有效性 | 9.0 | ||
2022.11.3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非合意併購之攻防策略與公司負責人責任 | |||
2022.12.12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結合微電網系統之永續能源實務 | |||
獨立董事 | 鄭芳田 | 2022.10.31 |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 最新「ESG永續」與「財報自編」相關政策發展與內控管理實務 | 12.0 |
2022.11.3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非合意併購之攻防策略與公司負責人責任 | |||
2022.12.20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2030 / 2050淨零排放 – 全球企業的永續挑戰與機會 | |||
公司治理主管 | 郭怡伶 | 2022.9.12 |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 ISSB S1準 則「永續相關財務資訊揭露之一般規定」 概念解析 | 18.0 |
2022.9.13 |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 閱讀 TCFD報告書:掌握資訊重點 | |||
2022.11.3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非合意併購之攻防策略與公司負責人責任 | |||
2022.12.6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碳捕捉與氫能之淨零路徑和發展方向 | |||
2022.12.12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結合微電網系統之永續能 源實務 | |||
2022.12.20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2030 / 2050淨零排放 – 全球企業的永續挑戰與機會 |
- 本公司設有發言人、代理發言人及提供電子郵件信箱,處理股東建議、疑義或糾紛等問題。並有委任之常任律師處理訴訟事宜。
- 本公司隨時掌握董事、經理人及持股百分之十以上之大股東之持股情形。
- 本公司訂有「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資金貸與他人作業程序」、「背書保證作業程序」及「關係企業相互間財務業務規範」等相關辦法為遵循依據,落實對關係企業風險控管機制及防火牆管理。
- 本公司已訂定「防範內線交易之管理作業程序」,禁止公司董事或員工等內部人利用市場上無法取得的資訊來獲利,以保障投資人及維護公司權益。
7.本公司提倡、尊重董事多元化政策,為強化公司治理並促進董事會組成與結構之健全發展,相信多元化方針有助提升公司整體表現。董事會成員之選任均以用人唯才為原則,具備跨產業領域之多元互補能力,包括基本組成(如:年齡、性別、國籍等)、也各自具有產業經驗與相關技能(如:化學、智慧機械、材料、ESG、投資、能源管理、計算機工程、造紙等),以及營業判斷、經營管理、領導決策與危機處理等能力。為強化董事會職能達到公司治理理想目標,本公司「公司治理守則」第20條明載董事會整體應具備之能力如下:
性別 |
具員工身分 |
年齡 |
獨董任期 |
營運判斷能力 | 會計及財務分析能力 | 經營管理經驗 | 危機處理能力 |
產業 知識 |
國際 市場觀 |
智慧機械 |
化學 材料 |
能源 管理 |
|||
60 以下 |
61 至 70 |
71 以上 |
|||||||||||||
許志民 | 男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
劉慧瑾 | 女 | V | V | V | V | V | V | V | |||||||
黃鯤雄 | 男 | V | V | V | V | V | V | ||||||||
何堉輝 | 男 | V | V | V | V | V | |||||||||
顏盟峯 | 男 | V | 新任 | V | V | V | V | ||||||||
楊長謀 | 男 | V | 6年 | V | V | V | V | ||||||||
鄭芳田 | 男 | V | 新任 | V | V | V | V |
- 本公司於董事會定期評估簽證會計師之獨立性。
本公司已建立董事會績效評估制度,董事會並於2019 年11 月通過董事績效評估辦法,以發揮董事會成員自我鞭策,提昇董事會運作之功能。內部董事會績效評估每年執行㇐次,外部董事會績效評估則至少每三年由外部專業獨立機構或外部專家學者團隊執行㇐次,並於年度結束時執行當年度績效評估。
8. 董事會成員及重要管理階層之接班規劃
- 本公司「公司章程」明定董事之選舉全面採候選人提名制度,並於「公司治理實務守則」明定董事會成員組成應考量多元化,並就公司本身運作、營運型態及發展需求擬訂多元化方針,包括但不限於基本條件與價值、專業知識技能等兩大面向之標準。
- 本公司同時明定「董事會績效評估辦法」,藉由績效評估之衡量項目,包括公司目標與任務之掌控、職責認知、營運之參與、內部關係經營與溝通、專業職能與進修、內部控制及具體意見表述等,以確認董事會運作有效,與評定董事績效表現。
- 關於董事會之接班規劃,本公司為專業經理人制度,培育高階經理人進入董事會,使其熟悉董事會運作,並深化其產業經驗。
- 重要管理階層之接班計畫及運作
本公司持續進行重要管理階層之接班規劃,以下列標準建置人選資料庫:
- 誠信、負責、創新並具決策力,與本公司核心價值相符具備有助於公司經營管理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 具有與本公司所營業務相關的產業經驗。
- 預期該成員之加入,能為公司持續提供一個有效、協同、多元性且符合公司需求。
- 本公司由人力資源組統籌建置傳承人才發展機制,定義關鍵職位,聚焦訓練資源進行培訓及發展,針對重要管理階層之接班規劃,除盤點與遴選潛力接班人,並搭配個人發展計畫與 Mentor 輔導等制度,輔助其有效提升接班能力並縮短接班時間。
9.董事會績效評估
本公司已建立董事會績效評估制度,董事會並於2019 年11 月通過董事績效評估辦法,以發揮董事會成員自我鞭策,提昇董事會運作之功能。內部董事會績效評估每年執行㇐次,外部董事會績效評估則至少每三年由外部專業獨立機構或外部專家學者團隊執行㇐次,並於年度結束時執行當年度績效評估。
本公司於2022.12由台灣投資人關係協會執行外部董事績效評估報告,執行委員為郭宗霖、許碧雲、鄭惠宜,已進行獨立性評估,並取具獨立性聲明,評估程序結合受評公司提供之文件、自評問卷及實地訪談三種方式評估,並依據評估結果出具績效評估報告,於2023.2.21董事會報告董事績效評估結果
董事會績效評估問卷期間為2021.11.1~2022.10.31,發放對象為全體董事會員,回收情形100%,問卷以1~5之量度評估,1為未能滿足(非常不同意),5為皆能滿足(非常同意),涵蓋五大構面及結果:
(1)董事會組成及專業發展:分數為4.91分。
(2)董事會決策品質:分數為4.93分。
(3)董事會運作效能:分數為4.79分。
(4)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分數為4.91分。
(5)董事會參與企業社會責任程度:分數為4.96分。
功能性委員會評估問卷期間為2021.11.1~2022.10.31,發放對象為全體委員,回收情形100%,問卷以1~5之量度評估,1為未能滿足(非常不同意),5為皆能滿足(非常同意),涵蓋五大構面及結果:
(1)對公司營運之參與程度:分數為5.00分。
(2)功能性委員會職責認知:分數為5.00分。
(3)提升功能性委員會決策品質:分數為4.95分。
(4)功能性委員會組成及成員選任:分數為5.00分。
(5)內部控制:分數為5.00分。
實地訪評建議及公司預計改善措施:
1. 永續報告書取得第三方驗證:公司將視營運狀況及需求,取得第三方驗證。
2. 制定董事會成員及重要管理階層之接班規劃:已制定接班規劃並於董事會報告。
3. 訂定董事會通過之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擬視營運狀況及需求逐步改善
4. 智慧財產管理計畫:已於董事會報告智慧財產管理計畫。
5. 參酌審計品質指標(AQI)評估簽證會計師之獨立性及適任性:已於2023年委任案取得改善。
二、永續發展執行情形
• 本公司已訂定企業社會責任守則。
• 本公司 ESG 政策推動單位為管理部,負責規劃、宣導及推動並訂定永續發展計畫,擔任上下整合、橫向串聯的跨部門溝通平台,辨識攸關公司營運與利害關係人所關注的永續議題,擬定對應策略與工作方針、規劃並執行,同時追蹤執行成效,確保永續發展策略充份落實於公司日常營運中,分別於2022.2.25及2023.2.21向董事會報告永續發展執行情形,董事會也定期聽取並檢視策略的進展,並且在需要時敦促經營團隊進行調整。
• 本公司於2022年12月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為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及推動經濟、社會與環境的永續發展。於2023.2.10開會報告執行情形。
• 本公司就永續發展重大性原則,進行重要議題之相關風險評估,並依據評估後之風險,訂定相關風險管理政策或策略請詳永續發展報告書。
• 本公司取得ISO 14001(有效期間為2021/8/26~2024/8/25;認證日期為2021/7/22~7/23)環境管理系統。系統定期由外部查證單位如BVC及經濟部標檢局進行查證,並定期辦理內稽及外稽,以維持系統有效性,持續改善環境保護成效。除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外,我們也透過產品與原料之環保認證體系,協同上游供應商及下游消費者共同致力於環境保護。
- 人權:
- 人權政策:公司人權政策遵循《國際人權法典》、《國際勞工組織基本工約的核心勞動標準》、《聯合國全球盟約十項原則》等國際公認之人權標準,並落實《RBA責任商業聯盟行為準則》,有尊嚴的對待及尊重現職同仁、契約及臨時人員等。
- 人權評估:公司承諾確保工作環境安全、員工受到尊重並具有尊嚴、營運促進環保並遵守道德。本公司已依勞工相關法令,並參考國際人權公約制訂保證人權政策,包含禁用童工、禁止種族性別歧視及禁止強迫勞動等,以保障員工之合法權益。
- 人權關注事項做法、人權風險減緩措施及教育訓練:
- 為提供安全與健康的工作環境,成立專責單位:本公司設置安全衛生專責單位,積極推動相關業務。
- 推動安全營運:強化各級主管之安全管理職能,逐步建立全員一致的安全價值觀與標準,凝聚共同推動安全營運之共識。
- 作業標準化:制訂各項作業之標準操作程序及工作安全分析,將作業全面標準化及安全化。
- 員工健康管理:依規定實施員工健康檢查,檢查項目優於勞工健康保護規則之規定。
- 人員安全訓練:人員於新進、調職時均必須接受安全訓練,各單位亦不定期辦理在職人員之工安訓練與宣導課程,提升全員安全意識。
- 事故通報調查:如發生職災事故須於二十四小時內通報相關單位,並展開原因調查及改善方案;同時將個案公告員工周知,防止類似事件重複發生。
- 工安檢討及防災演練:除定期實施各項防災演練及每季召開工安檢討會外,並加強設備安全檢查,積極改善工作環境與安全防護設施。
-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 自發性環安衛自主改善:
- 職安教育訓練:
- 杜絕不法歧視以確保工作機會平等。
- 為維護兩性工作平等及人格尊嚴,本公司嚴禁就業場所之性騷擾行為,訂定「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與「性騷擾防治申訴及調查處理要點」,並在工作場所公開揭示。
- 本公司為協調勞資關係,增進彼此了解,促進勞資合作,提高工作效率,依「勞資會議實施辦法」舉辦勞資會議。定期開會並3個月至少召開1次為原則,以維持勞資溝通管道之暢通,使員工之各項困難、需求及問題皆能獲得重視及妥善處理。
-
永續供應鏈管理
本公司透過選商、輔導、績效評估、訓練等,以合作為基礎,將永續的要求貫徹於供應鏈日常管理之中。此外,本公司亦定期檢討供應鏈管理。
供應商管理策略
- 提升成本領先能力
整合資源,以策略性合作取得最具競爭力之供應鏈價值
- 建立永續供應鏈能力
帶動供應商提升經濟面、社會面與環境面的績效,帶動供應商永續發展
- 強化供應鏈供應能力
- 構築綠色供應鏈
推廣供應商從實施節能減碳走向循環經濟
- 重視環境友善
主動落實綠色採購,追求經濟效益並兼顧對環境友善
- 關注環境議題
加強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致力於降低環境污染衝擊
供應商永續管理能力評比
本公司規劃供應商全面性管理方式,以下列準則進行控管與輔導,期建立永續成長之供應鏈管理機制。
- 執行準則
-供應商通過供應商評鑑,並遵從供應商行為準則
-簽訂本公司”誠信交易暨廉潔承諾書”
-符合供應商品質/財務/成本/交期/服務/永續等評核
-主要原物料供應商:通過ISO9001品質管理系統認證
-廢棄物清理供應商:具有甲級清運或甲級處理執照
- 風險評比/績效評估
-供應商評鑑,並進行風險等級區分以及評分
- 輔導改善與追蹤
-提供輔導與建議改善事項
-無法達標之供應商,本公司依內部規範降低交易量或停止交易
- 教育訓練
-本公司會不定期舉辦訓練,透過不同形式的引導與溝通,有效提升環保與公共安全並符合規範,並建立員工與承攬商正確的安全衛生觀念,強化災害危機意識
三、公司設置推動企業誠信任兼職單位運作及執行情形
- 本公司經董事會通過並於2016 年 6 月20日 股東常會報告訂定「誠信經營守則」,由管理部擔任專責單位,期許並要求本公司董事、經理人、受僱人或具有實質控制能力者等積極落實誠信經營政策,並為建立誠信經營之企業文化。
- 本公司於2022年2月董事會中,由公司治理主管報告落實誠信經營之執行情形。
- 本公司禁止董事或員工等內部人利用市場上無法取得的資訊來獲利。
- 董事會成員應忠實執行業務及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並以高度自律及審慎之態度行使職權。
- 公司舉辦誠信經營之內、外部之教育訓練情形: 本公司2022年度舉辦與誠信經營議題相關內、外部教育訓練(含誠信經營法規遵行、會計制度及內部控制等相關課程)約55人次,計190小時。
- 董事、經理人及新進同仁皆已簽署誠信經營聲明書簽署,簽署率為100%。
四、資通安全
-
隨著IT科技的日新月異及網路使用的普及,所有企業與個人都面臨日益嚴峻的資安風險及挑戰。對本公司而言,資安的管理需「軟硬兼施」:設備、科技(硬體)與人員安全意識(軟體)都是關鍵。透過專門的資安管理平台及團隊,讓本公司以最佳方式運用資源、適度及適性集中管理、升級及更新既有之資安網路設備與機制,且本公司對於資訊安全之防護與時俱進。當然,我們也不斷努力提升同仁的資安風險意識,以強化資安的各道防線。茲說明如下:
A.資安風險管理架構
本公司資安風險策略主軸聚焦於科技運用與資安治理,資訊安全風險管理係透過資訊專業管理及技術服務平台,以確保本公司的專業權責分工、技術支援到位、控管機制明晰,本公司資訊人員隸屬於管理部3人,組織下配置適當之人力、物力與財力資源,並指派適當人員擔任資安專責主管及資安專責人員,以負責推動、協調監督及審查資通安全管理事項,本公司已投保US500萬保額,本組織定期及不定期檢討資安政策及目標、同時提出具體執行管理方案並於2023.2.21向董事會報告相關結果。
B.資通安全政策與具體管理方案
• 本公司聚焦於科技運用與資安治理,透過人與機器、軟體與硬體之交互配合與制衡,以建構資安管理網絡,繼而透過防火牆設置、資訊機房管理、使用者資安管理、廠區資安管理、落實執行各項既定的政策。每年定期檢討廠區資安問題、趨勢及相關強化措施,並透過教育訓練優化內部同仁有關資訊安全環境維護及提升風險意識水準。
• 本公司依產業特性評估與篩選可能之風險,並適時做出相應規劃,必要時聘用外部顧問,期與時俱進,以隨時因應各種IT需求。另透過不定期至生產廠區進行資安防護機制查察及輔導,以建構出全方位的資安防衛能力及同仁良好的資訊安全意識。本公司稽核部門定期針對資安相關工作,依法進行相關查核工作,以確保資安制度完備、相關政策已落實執行。該相關稽查結果亦依法定期向董事會報告。
• 在今日的互聯網時代,沒有任何人或公司能自外於潛伏在網路各角落的資安危機。本公司除戮力遵循政府的相關資安政策及公司相應之內規外,克盡職責落實日常資安之管理工作,本公司在IT面之運營風險降至最低。